氣候風險管理

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往往牽動著全球經濟,使我們深知氣候風險管理的急迫性。2021年我們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CFD),從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四大架構,揭露遠雄建設的關鍵氣候風險與機會管理現況。

治理

組織在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下的治理。

策略

立即與潛在的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對組織業務、策略與財務規劃的衝擊。

風險管理

組織用起鑑別、評估、管理氣候相關風險的流程。

指標與管理

組織用以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指標與管理。


一、治理

遠雄建設永續專案小組由董事長擔任主任委員,下設有 ESG 執行單位 及 FGNext 執行單位,負責鑑別及管理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並於每年的永續專案小組高階主管會議向董事長及總經理報告風險與機會辨識結果並擬定管控措施。

永續專案小組定期將本公司所面臨之氣候風險與因應措施呈報董事會,使董事會充分監督氣候風險議題,進而決行相關管理政策並檢視執行狀況。


二、策略

遠雄建設於 2021 年導入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辨識機制,依據不同時間範疇、 議題發生之可能性與對營運的衝擊程度,透過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矩陣,完整盤點及評估各項氣候風險與機會議題對公司營運之影響。

遠雄建設重大氣候風險與機會列表

左滑看完整內容 >

風險與機會類別議題定義公司影響描述影響
期程
因應策略






極端天氣事件(洪水與暴風)的發生頻率增加
  • 颱風帶來的強風與豪雨可能導致工地停工(依政府公告之豪大雨假或颱風假),並損害在建工程,進而增加建築成本與延遲營收。

  • 已售建案與出租資產可能受損,增加售後服務成本;營建用地圍籬若因強風倒塌,可能損害他人財產並引發賠償責任。

  • 強風豪雨可能損害辦公室及工務所,影響正常營運。
短期
  • 颱風或極端天氣事件影響時,工地將視現況調整工序以持續施工,並於工期編制時納入強降雨停工天數。

  • 陸上颱風警報發布後,要求大樓物管人員提交防颱計畫,並落實防颱措施(如堆置沙包、固定樹木、檢查門窗密閉狀況)。

  • 颱風過後立即進行災害巡查,異常狀況即時處理,以防止二次災害。

  • 購買天災保險以降低災損衝擊。

  • 建築設計階段參考當地淹水紀錄,提升建物1F高度。

  • 建築設計納入水利技師檢核,提供當地淹水紀錄及排水系統資料,並確保1F景觀排水計畫符合需求。

  • 依專案需求設計防颱百葉窗(抗17級風)與防洪設施。









碳定價機制
  • 如政府推動碳定價機制,超量碳排放可能會產生碳費,額外增加營運成本。
中期
  • 實施溫室氣體盤查,精確掌握碳排放狀況

  • 推動綠色營運,於總部自有樓層導入照明自動時間控制系統,以降低能源消耗;玻璃帷幕加裝節能膜,減少建築耗能與碳排放。

  • 持續推動建築生命週期碳盤查,確保減碳成效並優化設計策略。

  • 發展「被動式建築設計」,透過優化採光、通風與日照配置,降低能源損耗。

  • 導入環保建材與回收技術,採用鋁模板工法、執行廢棄磁磚回收再製,並持續研發建材回收與重製技術,以減少廢棄物處理產生的碳排放。
現有產品和服務的授權和監管
  • 因應減碳法規,提升節能減碳產品比例,推動綠建築與低碳原料應用,惟建築成本隨之上升。
中期
  • 發展綠建築及低碳建築。

  • 推動建築源頭減量及資源循環利用。

  • 設計節能產品,逐年提高銀級以上綠建築比例。

  • 研發建築節能減碳設計,朝建築輕量化、耐久化等方向進行產品設計。

  • 與產業鏈廠商合作發展低碳、節能及循環利用產品。



能源管理 /能源價格上漲
  • 能源價格 ( 如 : 電價 ) 持續上漲,將導致營運成本增加。
中期
  • 建立遠雄建築耗能 EUI 值查核制度。

  • 推動建築耗能 EUI 值資料庫。

  • 推動總部系統 E 化及線上簽核系統。
原物料成本上漲
  • 極端氣候使供應鏈中斷或物資稀缺,導致原物料價格上漲。
中期
  • 落實建築減量與資源循環,提升材料效率並減少浪費。

  • 建置綠建材資料庫,強化關鍵材料管理與應用。

  • 研發廢石材重製技術,廣泛應用於總部裝修,作為價格上漲替代方案。

  • 回收工地廢棄安全網製成板材家具,已應用於總部,未來將推廣至建案公設。





開發或擴大低碳產品與服務
  • 經濟型態變化帶動新建與環境工程需求,提升營收與資產價值。
  • 參與零能耗轉型補貼,推動高價值淨零建築,滿足市場需求。
中期
  • 推動綠建築與低碳設計,研發輕量化、耐久化建築節能技術。

  • 推廣綠色營造,持續優化節材工法。

  • 攜手產業夥伴,開發低碳、節能與循環建材。



使


朝向更有效率的建築
  • 提升建築能源效率,減少資源消耗與污染,同時降低營運成本並提升資產價值。
中期
  • 建立遠雄建築耗能 EUI 值查核制度。

  • 推動源頭減量、資源循環與綠色營運,降低環境影響。

  • 總部大樓節能改造:
    1.更換節能冰水主機系統。
    2.全面導入節能電梯。
    3.自有樓層加裝隔熱膜與節能燈具。

  • 個案節能策略:
    1.研發水回收再利用技術,提高水資源效率。
    2.評估並逐步導入雨水滯留設施。
    3.研究海綿城市策略,發展可行性建築設計。


三、風險管理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辨識流程

篩選氣候風險與機會

  • 依產業特性,篩選出與建設業相關的氣候風險與機會議題,其中包含7項風險與6項機會清單

公司訓練與盤點

  • 召集公司相關執行單位深度討論氣候相關題,了解各氣候風險與機會定義,研析國內外法規、市場及科技趨勢
  • 針對各議題進一步進行複合型分析,透過衝擊可能性 、影響程度及發生時點等因子,了解氣候議題對遠雄的衝擊與影響

辨識重大風險與機會

  • 依據研析內容並依衝擊可能性 (L) 及衝擊程度 (M) 評估風險值,歸納出公司整體重 大氣候風險與機會,包含 5 項重大風險與 2 項重大機會
  • 盤點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相關資訊與管理策略

高階管理階層確認

  • 最後經由高階管理階層審查所辨識的結果,確認相關氣候風險與機會並整合至公司整體風險管理中進行管控
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矩陣圖
(5 項重大風險與 2 項重大機會 )

轉型風險

2. 碳定價機制

3. 現有產品和服務的授權和監管

4. 能源管理 / 能源價格上漲

5. 原物料成本上漲

6. 客戶行為改變

機會

8. 開發或擴大低碳產品與服務

9. 朝向更有效率的建築

10. 響應低碳能源策略

11. 政府獎勵機制

12. 開發新市場

13. 回應消費者喜好的轉變

實體風險

1. 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頻率增加

7. 平均溫度上升


四、指標與管理

左滑看完整內容 >

指標溫室氣體排放能源管理開發或擴大低碳產品與服務
目標2025年:為了檢視FG Next被動式設計的減碳成效,遠雄建設將類別五-使用產品相關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列入盤查範圍,預計於2024年盤查,2025年完成第三方查證,將2024年重設為基準年,檢討策略並訂定中長期減碳目標。2025年:商辦新案取得二級建築能效標章,比例達50%以上。
低碳轉型 _ 發展綠建築及低碳建築
  • 2025年:住宅新案80%以上取得銀級以上綠建築標章;商辦新案100%取得銀級以上綠建築標章,並100%取得一級以上低碳建築標章。
  • 2030年:住宅新案100%取得銀級以上綠建築標章,其中40%以上為黃金級標章,並100%取得二級以上低碳建築標章。

循環利用 _ 推動建築源頭減量及資源循環利用
  • 2025年:建案綠建材使用率室內達65%,戶外達25%;至少一新建案採用鋁模板工法。
  • 2030年:建案綠建材使用率達到室內>70%,戶外>30%;至少20%新建案採用鋁模板工法。
執行現況2024年遠雄建設及遠雄營造總排放量為246,818.692公噸CO2e/年,相較2023年排放量173,663.399公噸CO2e/年,排放量增加42.1%,主因為盤查項目增加類別四購買產品類型,及新增類別五之排放量所致。
  • 2024年建照個案中,預計1案將取得建築能效標章;另有5案已規劃導入EUI制度,預計1至2年內獲得標章。
  • 被動式設計以風場模擬設計合適的建築座向,以達到降低建築能耗的效果。2024年共有6案完成被動式設計。
  • 2024年度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共2案、綠建築標章共2案。
  • 2022 年總部大樓更換冰水主機,並安裝省水設備。
  • 綠建材研發:
    1. 研擬減少建材生產與運輸產生碳排放措施。
    2. 節約建材使用量,研究結構合理化、建築輕量化、耐久化與再生建材使用。